close

Red_Dust_poster  

是部我個人非常喜愛的老片,沒辦法,我實在是位懷舊派,對於古老元素有著無法釋懷的喜愛,

而且這部的畫面優雅中帶著真實,苦難中帶著詩意,每一句話每一步動作每一個畫面都有其涵意,

所以,愛麗絲就這麼被我拖下海了~哈,希望她別在心裡揍我~

※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實話實說,這部片我第一次看時,評價沒有很高,

可能當時不會看影片,

可能因為年代久遠,拍攝手法跟現在不太一樣,沒辦法當下立即領悟它想表達的意涵,

也很有可能,當時對於影片的觸動沒現在直接明確又深刻,

但是現在重看一次,覺得這真是部充滿詩意的老片,很多東西它都採用象徵手法,隱晦內斂地表達內容,

讓觀眾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不知道,跟那個年代不能直指政治有沒有關聯)

而且,它相當寫實刻畫,在那個動亂年代中,人們是如何隨著大環境動盪混亂又努力綻放自我的作品,

想當然爾,一定在當時引起眾多人的共鳴與回憶,也能理解,為何在那個年代能掀起一股風浪。

(維基裡有劇情大綱,大家可以去看一下,我就偷懶不說啦~)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的色調,

雖然裡面的角色服裝不是那麼華貴鮮艷美麗,卻勝在真實,

真實呈現當時的全局氣氛,也真實的塑造了每一個角色在每一個當下的身份,

當年能拿8座金馬獎,而且幾乎大獎全部包辦,果然不簡單啊~

 

我上網看了一些對這部電影的評論與解釋,

大都說這部電影是編劇三毛由張愛玲與胡蘭成之間的愛情糾葛改編而來。

但我個人覺得,林青霞那個角色(韶華),許多特徵都跟三毛自己本身有些相近相似,

感性中帶了點神經質,易感又愛幻想,為了愛能拋捨一切,

只是她的敢愛敢恨不像月鳳是直接放在臉上,說在口中,她是以行為毫不猶疑的展現。

當初被父親關在閣樓上,

為表達自己的憤恨,宣洩情緒,她不停地振筆直書,牆面上柱子上處處都是她的字跡,

她不在意這樣的做法會造成甚麼後果與影響,她只是肆意的將自己心中所有傾洩出來;

當她努力進行抵抗,強求自由未果,願如同陶瓷獅子,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抗拒的手段一次比一次激烈,縱使未能成功,也絕不輕言妥協。

一位性子如此剛烈的女生,骨子裡絕對有份驕傲,

只是長年被隔離,與曾經是大家千金的過往,讓她不擅與人交流,也不輕易與人有交集,

因此當她第一次決定下樓與能才(秦漢飾)見面,抉擇的點是他毛筆字夠好看,

畢竟是作家身份,對於相近的文采,總能被不經意的吸引,我想,這也可能是三毛自己的親身體會吧。

 

而要讓一位如此有思想有想法的女子動心,真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能才採取許多策略,先以靦腆降低韶華戒心,再來打量狀況,適時眉目傳情以話誘人,

也試圖以對女方家庭的熟識,拉近兩人之間的距離(沒想到馬屁拍在馬腿上… …

一下午的東拉西扯,的確讓男女雙方互相留下好感,

而男主的臨別大絕招-禮物(陶瓷獅子),才是真正打進韶華心裡,使其完全傾心的重點。

畢竟,能才的背景是日本政府裡的文化官,也是當時所謂的漢奸賣國賊,

這種人最擅長察言觀色審時度勢,更何況,他之後也說自己是個陰謀家,自然不乏心機跟手段。

(所以,韶華整個就是被騙上勾的魚兒... ...)

另外,這一幕的燈光很好玩,

韶華身上主要是白光(表達冰清玉潔質本乾淨)

能才的光比較深沉有反差對比,使其臉上有亮面也有暗面(表示心思深沉)

只是,我看的檔案畫質沒有很好,所以燈光的部分也看不清太多細節就是了... ...

(不過,我覺得剪接沒有很好,很多地方讓人不太理解,到底想表達甚麼… …)

 

 

有了愛情,女孩愛俏,總是想要特別裝扮一番,

可是韶華對錢沒甚麼觀念,想必當初離開家裡也沒帶走太多值錢東西,人窮兮兮,

(或者稍微值錢點的東西,都被她隨意打賞人給光了)

跟能才出去吃飯時,想讓自己看起來漂漂亮亮,又沒甚麼東西好打扮,

隨興恣意又總是活在自己世界裡的她,拿起桌巾當披肩,就這麼和男主約會去了,

(披肩對她而言,是安全感的象徵。

 年少被關時,貧乏的樓露內,僅有的少數幾樣物品,早以成為精神上的依靠。)

等被男主直接稱讚後,她突然發覺不對了,起身離開,將桌巾默默收起,

當重新回來大廳,沒有披肩的韶華,那麼赤裸裸的暴露在能才眼光中,是那麼的脆弱不安,

也展現出兩人之間的社會身分與地位,有著極大的差距。

心細的能才,發現了紹華的不對勁,但是他沒有立即點出,而是替她圓了過去,

之後等適當的時機,再送她一條披肩,直接打入女主的心房。

如此英俊有才溫柔體貼,又能與自己的心思契合,

華如同飛蛾撲火,毫不猶豫地將自己完全奉獻給了能才,期待著一份完整的愛,

但是,能才卻總是用溫柔的言語安撫她的不安,卻從未提過一個愛字。

 

能才是個擁有狡猾自私特性的角色,永遠愛自己勝過一切,

他一方面幫韶華打預防針,讓她了解自己,

一方面又為自己的所有行為合理化,讓她接受自己特殊身分同時,還能心生同情與他站在同一邊。

(果然是位職業漢奸… …

他雖然沒有親手殺過中國人,但我不信他沒有間接處理過許多事情(知情不報,也是一種共犯)

縱使,他可以大聲為自己清白辯駁,但他的政治立場一直那麼模糊,政治的動盪,也讓他跟著起伏跌宕;

而愛情上,他也是個極度搖擺不定的人,

除了韶華,他之前也有過一位妻子,

甚至月鳳出現時,我懷疑可能對她也有動,一度想兩個都要,正在那個年代這思維一點也沒錯,

只是,能才與月鳳的立場完全敵對,因此,三人之間的和平局面也隨著戰爭而破碎化為烏有。

這也真實反映了那個時空中,

人與人之間,也是如此矛盾,

之前還是無話不談的朋友,但之後卻要為了各自的立場,拔刀相對,如此的現實又殘酷。

 

戰爭爆發後,韶華捨棄原有又被政治破碎的一切,追尋能才,

卻發現能才並沒有對她從一而終,身邊竟然有了不同的女人,(我懷疑是前妻... ...)

個性強烈又偏執的她,燒了兩人結婚交換得更帖,帶著破碎的心從能才身邊離開,

但卻因此,反而重新得回了摯友的環繞。

一句心被狗吃了

道出心中許多酸楚,道出許多對這個時代的無奈,道出許多大時代分離男女的心聲。

也是這句話,表明韶華立場的更改,不再跟隨愛的那個男人,決定離開他,回到自己原本的生活。

 

但縱使如此,女人還是愛情的動物。

 

 

親手埋葬了月鳳,生命中最重要的友人,(也可以說是她的精神支柱)

對她來說,她的男人全部死了

無論是心裡不願面對,捨棄她的能才;還是現實中死透,不會再出現的月鳳,

韶華瞬間又沒了可支撐依靠她的人,此時,一直對她討好的余老板,有了接近的許可。

余老闆完全是能才的反面型人物,

他粗鄙俗不可言不擅言詞不懂溫柔體貼甜言蜜語,

可是他真誠專一永遠將華放在心中的第一位、願意為她奉獻一切,

在他的裝飾與不停貢獻下,韶華變得珠光寶氣又貴氣逼人,

連個性也更加張揚、得理不饒人,幾乎不像之前的她。(這也是某種失衡的象徵)

可是,當能才一出現在她眼前,她立即又變回以前的那個韶華,充滿溫柔疼惜,

雖然心中仍有怨有恨,但那些情緒也贏不過對能才渴求的愛。

一句『我愛妳』,將韶華空虛的心填滿,讓她冰冷的心回暖,也再度使她願意付出一切不求任何回報。

只是,曾以為可能還有相見之日,卻沒想到當戰亂平息後,韶華卻在另一場動亂之中死去。

兩人的分別,也成為了永別。(影片中雖沒明說,但我懷疑暗指文化大革命的鬥爭)

 

 

我好喜歡這部片的開頭,配樂真的很棒,整個節奏與影片對的恰到好處,

明明裡面的角色,只是做些很微小的局部動作,卻讓人有看舞蹈片的節奏線條感,很美。

就連自殘也有一種詩意的美。特別是林青霞手持玻璃片挑高袖口那一幕,真的好美。

除此之外,這部片有很多地方,都採用意象的表現手法,

也許是白燭的哀悼

也許是雨夜的血衣

也許是隱含雙關的話語

也許是小說情節與現實的交替參雜… …很多很多,都非常好看!!

美術很棒,攝影也很棒!!

我自己很喜歡這種風格的影片,

利用鏡頭語言說出許多意在言外之詞,讓整部片有更多的深度與可以思考的深意。好喜歡!!

 

 

 

只是,因為片中角色大多是平民,而且,那個年代太動盪,有錢人也不多,

服裝與造型上面,沒有那麼多的精緻打扮,可是有很多小東西隱含許多細節在裡面,

像我就一直在想,為什麼能才送給韶華的披肩會是紅色的?想要表達甚麼?迎娶的一種象徵?

還有,韶華一開始穿著的服裝是不是學生服?

這是要代表她是位念過書上過學的知識份子嗎?

可是為何要批著披肩寫書?是需要安全感?季節的變更?還是有甚麼其他意涵?

當時的披肩又為何是白色?代表她的冰清玉潔?

 

 

 

還有,在韶華筆下的人物,玉蘭,有被老爺沾汙過,

這一段說的是她自己,還是她母親?還是純粹杜撰?

但我覺得杜撰的成分應該很小,因為沒有意義,就不會剪進影片中了。

 

可是,片中一直以白玉蘭來表示她,究竟是說她的心一直是乾淨的,還是說她的人一直是乾淨的,

還是暗示,其實她沒有她希望的那麼潔白如玉,清香似蘭?

因為,白玉蘭書中兩名主角,一為玉蘭,一為春望,

但其實,片一開頭就說明:玉蘭又名望春花。

所以,有沒有可能整部書,都是韶華一人的想像與希望?

 

這部片其實有好多好多的細節可以探討,只是從網路上好像找不到太多心得,

希望,捧油們看完我的心得後,願意來與我分享你的觀點與感想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IN 的頭像
    SHIN

    馬友芯

    SH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