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活在自己世界裡的人,
很多時候,對於外界的紛擾,我會選擇關上耳朵、閉上雙眼,不予理會。
某方面而言,我很冷情冷血,
但更多原因是,我覺得若對事情沒有全面性的通透了解,就不該輕易開口妄言。
因為,在不明究理狀況下出口的言論,根本只是意氣用事與空泛的口頭言詞罷了。
記得在郎老師的課堂上,老師一再說過,公眾人物必須背負著社會責任。
其實很早之前,我就聽過這樣的理論,只是一直無法從心裡完全感受與理解其中含義。
直到最近,看了一些文章,看了一些時事,看到FB上面,名人或朋友的言論,
我開始慢慢理解,老師如此苦口婆心的教導我們,究竟是為了什麼。
當一個人,在自己朋友圈內丟出一番理論,自然而然的,會開始吸引相同或不同立場的朋友加入討論,
再加上社群網路的發展益加蓬勃,只是一番淺淺的討論,都很可能被分享、連結,傳遞到各個角落,
最後,看到這番理論的,可能不僅僅周遭好友,甚至不認識的陌生人,都可以就這番言論大肆討論,
稍一不慎,極容易禍從口出。
我很喜歡看張懸與蘇打綠的FB訊息,他們雖然不常說話,可是只要開口都不會言之無物,
或許他們心中的世界觀與價值觀不為所有人認同與理解,
但是,他們都是思考後,才會緩緩吐出那些心中最真誠的文字,
而非受到環境或媒體的煽動,就單純被情緒渲染影響,憑著一股熱血與衝動行事。
我不喜歡隨意評論自己不甚理解的事物,
因為我不喜歡給與別人錯誤的觀念,以及誤導方向,
我也不覺得,應該站在自己的立場,以自己的眼睛看世界,
因為,我會覺得這樣看到的色彩太稀薄、角度太偏頗、知識會取得太營養不良,
所以我一直在學著,以對方的角度看事情,期望能從中理解對方的價值觀與世界觀,
這樣我才能與對方找到一個對談的方法,雙方才能取得共是與達成討論的目的。
我真心覺得,
大家都被學校一直以來的教育制度與考試制度牢牢制約了。
我們習慣了不是對就是錯,
我們習慣了總是要分高低、輸贏,
我們習慣了不是黑就是白,
但人生中,很多事情只是一個選擇,看你選擇了哪個方向、哪條道路,
或只是立場不同,所以觀點與決定也會隨之改變,
但這一切都沒有絕對的對錯。
「一顆有蟲的蘋果,對人類來說是顆壞蘋果,但對蟲子而言,那是一顆好到不能再好的蘋果。」
你要說人錯,還是蟲錯了呢?
其實,只是看事情的角度不同而已,不是嗎??
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份子,我們都該注意自己所做的每件事,會對這個社會帶來什麼影響,
在發表言論之前,任何人都應該先多多思考一下,
究竟這番話引起的漣漪會多大?
隨之而來的後果與效應會是什麼?
現在種下的因,會結成之後必得的果,
就像現在的溫室效應、沙塵暴、土石流,不都是我們不愛護大自然,而造成的後續反應嗎?
如果希望社會更好,
那麼,從現在、這個當下,從自己開始,我們就該多多觀察自己的言行,
因為,你開口說的話、做的決定,就代表你這個人長久以來的價值觀念,代表你何以為你的養分。
希望自己成為你希望中的那個人嗎?
那就仔細觀察彼此間的差異、探討你希望的原因吧。
雖然,你永遠也無法成為希望中的那個人,(因為,你永遠都只會是你,不會成為別人。)
但你可以拉近彼此間的距離,讓自己與他更靠近。
(這裡的靠近是指內在,而非實際上的距離喔!!)